向往的漁村丨這個古渡口,如今成了海口人的后花園
- 來源:南海網、新海南客戶端
- 時間: 2025-07-12 20:09:41
在海口西海岸
有一個千年古渡口
如今隨著西海岸改造升級
搖身變為市民的后花園
本期《向往的漁村·古渡口的新賽道》
帶你走進海口市烈樓港
烈樓港位于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鎮海村,地處海口西海岸,與白沙津、海口浦并稱為海口三大古渡。在長香路附近,立有“西漢烈樓港 伏波將軍登陸處”的石碑。
據史載
西漢武帝時期
漢軍登陸烈樓港
開啟了海南與中原更緊密的交流
海口西海岸長香路附近,立有“西漢烈樓港 伏波將軍登陸處”的石碑。記者 汪承賢 攝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漢朝中央政府在嶺南設置九郡
其中儋耳、珠崖二郡
設在海南島上
烈樓則被稱為
珠崖第一埠
烈樓港在上千年的時間里
都是海南重要的港口
為海南與內陸交往互動提供便利
在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今天的海甸島、新埠島還沒有成形
烈樓渡
是距徐聞最近的港口
(“渡”是渡口性質的碼頭,是港口的前身)
唐宋之后
烈樓港因為
遠離南渡江、遠離城市
加上海峽上物流運輸更為繁忙
逐漸讓位于白沙津、海口浦等港口
但很長一段時期內
仍作為私渡存在
海口烈樓港,漁民在漁船上收拾工具。記者 劉孫謀 攝
直至后來被廢
烈樓港才算是完成了
自己的歷史使命
而作為行政區劃的烈樓
也先后改名為
那樓鄉、長流鄉、長流鎮
近年來
海口啟動西海岸改造
古渡口也轉換了新賽道
綠樹成蔭的海岸
修葺一新的步道
沿海修建的棧道
現代簡約的驛站
……
市民游客在這里
散步、騎行、垂釣
欣賞濱海風光
昔日古渡口
蝶變為城市后花園
烈樓港旁的白色建筑
是集吃喝玩樂休閑于一體的
海邊驛站
在這里
你可以聽一場浪潮
品一杯咖啡
看一場西海岸的日落
等一艘歸港的漁船
烈樓港附近的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記者 汪承賢 攝
2024年
超強臺風“摩羯”
重創海口西海岸
2025年1月初
海口啟動西海岸岸線基礎設施
災后應急修復工程(一標段)
對約13公里受損海岸線設施
進行修繕、加固與恢復
重點搶修濱海道路、海岸防護
及公共碼頭等設施
2025年3月,航拍海口烈樓港。記者 汪承賢 攝
2025年7月
烈樓港附近的海邊棧道
修復工程已經完工
此次修復
在原址基礎上
實現了功能與景觀的雙重提升
新建的混凝土擋土墻
有效加固了棧道結構
增強了抵御海水沖刷
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
同時
岸線區域種植了
大花馬齒莧(太陽花)、紫薇等
本土耐鹽堿植物
未來將形成特色花海景觀
2025年5月,烈樓港附近的大花馬齒莧(太陽花)遍地綻放。記者 汪承賢 攝
2025年5月,烈樓港附近的大花馬齒莧(太陽花)綻放。記者 汪承賢 攝
千年后的今天
漁船會載回闖海的奇遇
棧道會記錄游人的足跡
石碑也會銘記歷史的坐標
古港的故事未完待續
正等著人們繼續書寫
向往的漁村
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掃碼下載新海南客戶端
掃碼關注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966123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