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瓊崖丨半個世紀的文學存在
- 來源:今日海南
- 時間: 2025-07-02 12:35:45
編者按:
2025年6月19日,《理想,還需要嗎——韓少功談話錄》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發布會上,陳建功、韓少功、施戰軍、俞敏洪等嘉賓進行了對談,單正平、孔見、葉梅、張清華等嘉賓作了發言。嘉賓們圍繞這部談話錄展開了深度對話與思想交鋒,深入探討當代人的精神困境,探論理想的時代重量。“理論瓊崖”思想理論專欄,將陸續刊發嘉賓對談與嘉賓發言的主要內容,以饗讀者。
半個世紀的文學存在
孔見
(作家,海南省作家協會原主席)
孔見在《理想,還需要嗎》北京新書發布會上發言。南海網記者 吳興財 攝
如果從1970年代末算起,韓少功先生在當代文學的存在,已經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且不論這種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到底如何,就其獨特性而言,也是關注這段歷史的人所共同矚目的。今天首發的《理想:還需要嗎》,以對話和答疑的方式,集中呈現了這種獨特性。而且,書名也起得十分貼切。在同時代的很多寫作者熱衷于描述已經凝固成為現實和歷史的事物時,韓少功并不滿足于此。他不是一個寫實的工筆畫家,他偏重于思想的寫意,致力于現實與歷史合理性的檢視與批判,尤其是檢視與批判那些對待現實與歷史的態度——正是這種態度無可挽回地影響著現實與歷史的生成——體現出一種不敢茍同的決絕。他是一個具有理想傾向而又能夠接受遺憾現實的作家,激情與耐心都不缺少。
在數十年的文字生涯中,韓少功一直保持對社會性思潮的敏感與警覺,不讓自己裹挾進去并淹沒其中。在傷痕文學時代,在人們都哭訴曾經的悲慘遭遇時,韓少功就注意到歷史的復雜,盡管他的家庭也有著苦難與創傷的記憶。《西望茅草地》里,給人帶來壓抑和苦痛的并非就是居心險惡的惡魔,他們身上甚至隱含著一種感人的道德力量。
八十年代,是改革開放高歌猛進的階段,來自域外的各種思潮和文學流派紛紛涌入國門。對西方精神資源如饑似渴的吸收,讓國人在某種程度上完成現代性的轉化,但也存在著消化不良反被消化的問題。因此,出現了所謂的偽現代派,如偽意識流、偽荒誕派等。許多人被某種外來的思潮所附體,煞有其事地拿腔拿調。一些有影響的文字寫作者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中國的馬爾克斯”“中國的博爾赫斯”,等等,并為此而驕豪,表現出脫離中國文化土壤、不接地氣的虛浮與無根狀態。其實這個問題,自五四以來就一直存在。對此,包括韓少功在內的一些作家進行反思,發動了文學尋根運動,探尋具有中國精神氣質和風格氣派的審美表達方式。韓少功自己也從楚文化的積淀中找到靈感,寫下了《歸去來》《爸爸爸》等令人驚訝的作品。
進入九十年代,國家加速了市場化的進程,大批量地打破鐵飯碗,卻又來不及建立好社會保障體系,社會的生存競爭日趨激烈。以金錢為代表的物質力量深度影響著世道人心,社會道德滑坡,假冒偽劣和欺詐行為、腐敗行為大量存在。面對這種形勢,八十年代流行的啟蒙話語,已無法作出應有的反應。被市場意識形態收編的人們,恥于談論精神操守與社會責任。有的作家甚至以小人、流氓自任,流里流氣地迎合低俗乃至惡俗趣味,抗拒崇高,嘲笑理想,欲望寫作、身體性寫作、下半身寫作大行其道。面對這種態勢,韓少功通過對史鐵生、張承志作品的評論,發出了《靈魂的聲音》,并通過《無價之人》《偽小人》《個狗主義》《性而上的迷失》等隨筆,對這種現象進行阻擊。此外,他還與王曉明等學者引發了關于人文精神危機的討論。九十年代中期,韓少功通過他主持的《天涯》雜志,參與了持續多年的新左派與新自由主義的討論,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諸多社會問題的態度。他本人也被定位為中偏左的知識分子。
總之,韓少功數十年來一直近距離地跟蹤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并在某些關鍵的節點上作出及時的反應,使得他的文字既對當時的世道人心產生干預,也為后世人們了解這段歷史提供了可貴的檔案材料。在參與各種思潮的爭論中,韓少功采取的是一種負的方法,或者說否定的方法,見招拆招、逢魔殺魔,極少正面樹立靶子,也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反對思想懶漢們喜歡奉行的教條主義,拿現成的觀念來論斷復雜現實,替代深入實際的思考。一般而言,學院知識分子注重理論的邏輯自洽與意義循環,行走江湖的社會實踐者注重復雜利益關系的調節與處置,韓少功側身于二者之間,企圖探尋某種能夠應機解決實際問題的可能性。
韓少功作為一個作家存在的另一個意義,是他始終保持自我超越的姿態,避免像同時代的一些寫作者那樣原地踏步地重復自己,在一個平面上連篇累牘地鋪陳。為此,他在文體上選擇了有難度的寫作。從《爸爸爸》到《馬橋詞典》,再到《暗示》《修改過程》,他都致力于難以駕馭的跨文體書寫,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這也對他的讀者有所要求,讀者對他自然也有所選擇。正是因此,在當代有影響的作家中,他的作品規模相對有限。他并不以數量取勝。此外,韓少功還企圖恢復中國古代文史哲不分家的表達方式,不被現代西方的文學與學科分類所支離。他所表達的是一個知識人和思想者,對所處時代與生存境遇全整性的回應。把他歸類于文學作者,就像是把老虎關進雞籠里。
韓少功的作品已經反復再版,但《理想:還需要嗎》卻是一本新書。該書在對話關系中展開了韓少功的思想進路,近乎毫無遮攔地作出供述,稱得上是完整理解韓少功精神世界的最為便捷的文本,而且十分鮮活可讀。考慮到其中也有本人所作的記錄,我的發言只能就此結束,好話不宜說得太多。
掃碼下載新海南客戶端
掃碼關注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966123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